【佛狸祠下的读音和意思】“佛狸祠下”是一个出自古代诗词的词语,常见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这句话不仅在文学上有重要意义,在历史和文化上也有深远影响。下面将从读音、字义、出处及整体含义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读音
汉字 | 拼音 | 声调 |
佛 | fó | 第二声 |
狸 | lí | 第二声 |
祠 | cí | 第二声 |
注:
- “佛”在此处读作 fó,而非“fú”,表示“佛教”的“佛”。
- “狸”是动物名,意为“狐狸”。
- “祠”指祭祀的场所,如“祠堂”。
二、字义解析
1. 佛(fó)
- 在此语境中,“佛”与“佛狸”连用,原为鲜卑族首领拓跋焘的小名。拓跋焘是北魏的皇帝,曾率军南侵,攻占扬州等地。
- 后来“佛狸”被引申为对敌人的称呼,带有贬义。
2. 狸(lí)
- 是一种动物,常用来比喻狡猾或贪婪之人。
- 在“佛狸”一词中,象征敌人或侵略者。
3. 祠(cí)
- 指的是供奉祖先或神灵的庙宇。
- “佛狸祠”即为供奉“佛狸”的庙宇,实则为纪念北魏皇帝拓跋焘的庙宇。
三、出处与背景
“佛狸祠下”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句为:
>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背景说明: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一生致力于收复中原,但始终未能实现理想。他在京口(今江苏镇江)登高望远,看到当地百姓在佛狸祠前祭拜,感叹国家衰败、英雄无用武之地,表达出强烈的忧国之情。
四、整体含义
“佛狸祠下”表面上是指一个庙宇,实则借古讽今,暗指北方异族政权的存在,以及南宋朝廷对北方沦陷区的无力控制。词人借此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五、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标题 | 佛狸祠下的读音和意思 |
读音 | 佛(fó)、狸(lí)、祠(cí) |
字义 | “佛”为北魏皇帝小名,“狸”为动物,“祠”为祭祀场所 |
出处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背景 | 南宋时期,词人感慨国家衰败,借古讽今 |
含义 | 表面指庙宇,实则象征北方入侵者的遗迹,表达忧国情怀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佛狸祠下”不仅是文字上的组合,更是历史与情感交织的文学意象。它承载着词人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