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头的辞典简编版是什么】“百尺竿头”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源自佛教禅宗,常用来形容人在取得一定成就后仍不满足,继续努力追求更高的境界。在辞典中,“百尺竿头”的解释通常包括其出处、含义、用法以及相关例句等。
以下是对“百尺竿头”的辞典简编版内容的总结与整理:
一、成语简介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百尺竿头 |
| 拼音 | bǎi chǐ gān tóu |
| 出处 | 源自佛教禅宗,常见于《景德传灯录》等典籍 |
| 含义 | 比喻在已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不满足于现状,继续追求更高目标 |
| 用法 | 多用于鼓励人不断进取,强调持续进步的重要性 |
| 近义词 | 更上一层楼、精益求精、勇攀高峰 |
| 反义词 | 停步不前、固步自封、知足常乐 |
二、详细解释
“百尺竿头”原意是指在百尺高的竹竿顶端,比喻已经达到了很高的高度或成就。但禅宗僧人却说“百尺竿头须进步”,意思是即使站在高处,也要继续向上攀登,不能停滞不前。这句话强调了不断自我超越的精神。
在现代汉语中,“百尺竿头”常被引申为对个人或集体在事业、学习、修养等方面不断追求更高目标的鼓励。
三、使用示例
| 例句 | 解释 |
| 他虽已取得显著成绩,但仍不忘百尺竿头,继续钻研新技术。 | 表达他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仍不断努力。 |
| 我们要保持百尺竿头的精神,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强调持续进步的重要性。 |
| 这项成果是百尺竿头的体现,说明团队不断突破自我。 | 用于赞美团队或个人的进步精神。 |
四、总结
“百尺竿头”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提醒人们在取得一定成就后,不应止步不前,而应继续保持进取心,追求更高的目标。在辞典简编版中,这一成语的解释简洁明了,便于理解和应用。
无论是日常交流还是书面表达,“百尺竿头”都能很好地传达出一种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