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喜悦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全诗情感激昂,节奏明快,展现了杜甫在战乱之后听到朝廷收复失地的消息时的激动心情。
一、诗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时所作。诗中通过“剑外忽传收蓟北”一句,点明了事件的发生,接着用“初闻涕泪满衣裳”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激动和感慨。整首诗情感起伏跌宕,从惊喜到回忆,再到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层层递进,语言质朴却感人至深。
二、诗歌结构分析(表格)
诗句 | 内容解释 | 情感表达 |
剑外忽传收蓟北 | 在剑外突然传来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 | 惊喜、激动 |
初闻涕泪满衣裳 | 听到消息后泪水打湿了衣襟 | 感动、悲喜交加 |
却看妻子愁何在 | 回头看看妻子,她的忧愁哪里去了 | 喜悦、轻松 |
漫卷诗书喜欲狂 | 慌忙收拾诗书,高兴得几乎发狂 | 兴奋、狂喜 |
白日放歌须纵酒 | 白天要放声歌唱,尽情饮酒 | 快乐、豪迈 |
青春作伴好还乡 | 青春年华陪伴我回到故乡 | 怀念、希望 |
即从巴峡穿巫峡 | 立即从巴峡穿过巫峡 | 想象归乡之路 |
便下襄阳向洛阳 | 直接从襄阳奔赴洛阳 | 渴望回归故土 |
三、诗歌艺术特色
1. 情感真挚:杜甫以个人真实感受写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情感自然流露。
2. 语言简练:全诗仅八句,却层次分明,情感丰富。
3. 结构紧凑:从“听闻”到“回忆”,再到“展望”,层层递进,逻辑清晰。
4. 画面感强:如“漫卷诗书”、“放歌纵酒”等描写,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四、历史背景简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创作于公元763年,正值安史之乱结束之际。此时,唐王朝虽然暂时恢复了对中原地区的控制,但战争带来的创伤仍未愈合。杜甫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人,在听到好消息后,内心充满希望与感动,于是写下此诗。
五、总结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不仅是一首反映历史事件的诗篇,更是一首表达诗人爱国情怀与对和平生活向往的作品。它以其真挚的情感、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成为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之作,至今仍被广泛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