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爆发于哪一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变革,标志着清朝统治的结束和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终结。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始时间,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一、辛亥革命的基本概述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场革命以推翻清朝专制统治为目标,最终成功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虽然革命成果未能彻底实现社会变革,但它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二、关键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事件名称 | 辛亥革命 |
发生时间 | 1911年 |
主要领导人 | 孙中山、黄兴等 |
革命性质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结果 | 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 |
历史意义 |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三、辛亥革命的背景与过程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列强侵略加剧,清政府腐败无能,民生凋敝。在此背景下,革命思想逐渐传播,孙中山等人积极组织反清力量。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随后,全国多省相继宣布独立,最终迫使清帝退位,革命取得初步胜利。
四、结语
“辛亥革命爆发于哪一年”这个问题的答案是1911年。这一年的革命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也推动了社会思想的进步。尽管革命并未完全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但它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辛亥革命的时间、背景及意义,为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