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列传原文翻译】《伍子胥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篇重要人物传记,记载了春秋时期吴国名臣伍子胥的生平事迹。他因家族遭难而逃亡,最终助吴国崛起,成为一代忠臣与谋士。本文将对《伍子胥列传》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列出关键事件与人物关系。
一、文章总结
《伍子胥列传》讲述了伍子胥从楚国贵族之子沦为流亡者,历经艰险,最终投奔吴国,并辅佐吴王阖闾成就霸业的故事。文章展现了伍子胥的忠诚、智慧与坚韧,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复杂局势。他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最终因吴王夫差听信谗言而被赐死,令人唏嘘。
二、关键内容与人物关系表
事件名称 | 时间/背景 | 主要人物 | 内容简述 |
伍家灭门 | 春秋时期 | 伍奢、伍尚、伍子胥 | 楚平王听信谗言,杀害伍奢父子,伍子胥逃亡 |
逃亡之路 | 前529年 | 伍子胥 | 穿越楚、郑、宋、晋等地,历尽艰辛,最终到达吴国 |
见吴王 | 前527年 | 伍子胥、吴王阖闾 | 伍子胥献策,助吴国强盛,成为吴国重臣 |
辅佐吴国 | 前515年 | 伍子胥、阖闾 | 伍子胥协助阖闾称王,制定治国策略 |
攻楚复仇 | 前506年 | 伍子胥、吴王 | 吴军攻入楚都,伍子胥掘墓鞭尸,完成复仇 |
夫差继位 | 前496年 | 夫差、伍子胥 | 夫差即位后,听信伯嚭谗言,逐渐疏远伍子胥 |
伍子胥之死 | 前484年 | 伍子胥、夫差 | 伍子胥被赐死,临终前预言吴国将亡 |
三、人物评价
- 伍子胥:忠诚、智勇双全,但性格刚烈,缺乏政治圆滑,最终导致悲剧结局。
- 吴王阖闾:善于用人,任用伍子胥后使吴国迅速强大。
- 吴王夫差:初期有志于争霸,后期因宠信奸臣,导致吴国衰落。
四、历史意义
《伍子胥列传》不仅记录了一位历史人物的生平,也反映了春秋末期的政治风云。伍子胥的形象在后世文学与戏曲中常被塑造为忠臣与悲剧英雄,其故事广为流传,具有深刻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如需进一步了解《史记》其他篇章或相关人物,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