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琴煮鹤是什么意思】“焚琴煮鹤”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反思。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把琴当柴火烧,煮鹤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或者大煞风景的行为。它常用来形容不懂得欣赏、反而破坏美好事物的人或行为。
一、成语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焚琴煮鹤 |
拼音 | fén qín zhǔ hè |
出处 | 《世说新语·任诞》 |
释义 | 把琴当柴火烧,煮鹤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批评他人行为 |
近义词 | 破坏美好、大煞风景、暴殄天物 |
反义词 | 珍惜爱护、赏心悦目、保护文物 |
例句 | 他不懂得欣赏艺术,简直是焚琴煮鹤。 |
二、详细解释
“焚琴煮鹤”最早出自《世说新语·任诞》中的一则故事。据记载,东晋名士王徽之(王子猷)曾以琴为伴,但一次他为了取暖,竟然将琴烧掉当柴火。这种行为被后人视为对艺术的亵渎和浪费,因此形成了“焚琴煮鹤”的典故。
这个成语不仅指对具体物品的破坏,也常用来比喻对美好情感、文化、艺术等精神层面事物的忽视或践踏。比如在感情中,如果一方不珍惜对方的真心,反而伤害对方的感情,也可以称为“焚琴煮鹤”。
三、使用场景
- 文学创作:用于描写人物对美好事物的破坏。
- 日常交流:用来批评别人不懂得珍惜或欣赏。
- 教育领域:引导学生尊重传统文化与艺术。
四、总结
“焚琴煮鹤”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对文化与情感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面对美好的事物时,应怀有敬畏之心,而不是轻率地破坏或浪费。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学会欣赏、保护和珍惜那些值得珍视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