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常问答 >

子罕弗受玉文言文翻译

2025-09-29 18:39:16

问题描述:

子罕弗受玉文言文翻译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9 18:39:16

子罕弗受玉文言文翻译】一、

《子罕弗受玉》是出自《左传》的一则历史故事,讲述了宋国大夫子罕拒绝接受他人赠送的宝玉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展现了子罕廉洁自律、不贪图富贵的高尚品德。文章虽短,但寓意深远,体现了古代士人重德轻利的价值观。

本文将对《子罕弗受玉》的原文进行逐句翻译,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对应的白话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内容。

二、文言文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文言文原文 白话翻译
子罕弗受玉。 子罕没有接受这块玉。
宋人或献玉于子罕,子罕弗受。 有人把一块玉献给子罕,子罕没有接受。
曰:“此宝也,愿以奉君子。” 他说:“这是珍宝,愿意献给君子您。”
子罕曰:“我无欲,吾民之不扰也;若受玉,是吾欲也,而民必扰矣。” 子罕说:“我没有私欲,百姓就不会受到打扰;如果接受了玉,那就是我的私欲,百姓一定会因此受到骚扰。”
于是辞而不受。 于是他推辞了,没有接受。

三、文章要点总结

1. 人物介绍

- 子罕:春秋时期宋国的大夫,以清廉著称。

- 献玉者:匿名的献玉人,可能是想讨好子罕或寻求好处。

2. 核心思想

- 子罕拒绝接受玉,不是因为玉不值钱,而是因为他深知“欲”字的危害。

- 他强调“无欲”,认为只有自己没有私欲,才能保证百姓安宁。

3. 现实意义

- 这个故事在今天依然具有教育意义,提醒人们要克制欲望,保持清正廉洁。

- 在权力和利益面前,坚守原则比接受好处更重要。

四、结语

《子罕弗受玉》虽然篇幅简短,但内容深刻,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件展现了古人对于“德”与“欲”的思考。它不仅是一则历史故事,更是一种道德典范,值得后人学习与借鉴。

如需进一步探讨类似的历史典故或文言文阅读技巧,欢迎继续交流。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