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颂原文及译文】《石门颂》是东汉时期的一篇摩崖石刻铭文,刻于陕西褒城(今属陕西汉中)的石门洞壁上。全文共222字,内容记述了东汉年间修筑褒斜栈道、开凿石门的工程情况,以及当时官吏对这项工程的赞颂与纪念。该文书法遒劲有力,为汉隶代表作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一、文章总结
《石门颂》是一篇以碑刻形式记录古代交通工程的历史文献,反映了东汉时期在艰难条件下进行大规模工程建设的艰辛与成就。文中不仅记载了工程的具体过程,还表达了对主持工程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征服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章语言简练古朴,用词典雅,体现了汉代文人的文学风格和思想情感。其书法风格独特,线条流畅,结体宽博,被誉为“汉隶之杰作”。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唯汉中之旧郡,褒斜之道,山高谷深,险阻难行。 | 汉中是古老的郡县,褒斜的道路,山高谷深,地势险峻,难以通行。 |
先民凿山,穿石为道,功成业就,人迹所至。 | 先民开凿山石,打通道路,工程完成,人可以到达的地方。 |
后世继业,修缮增广,桥梁栈道,皆有规制。 | 后人继承事业,修缮扩建,桥梁和栈道都有一定的制度。 |
郡守王君,仁爱贤明,兴工不辍,惠泽后人。 | 郡守王君,仁慈贤明,不断兴建工程,恩惠后代。 |
乃勒石纪功,以志不朽。 | 因此刻石铭记功绩,以示流传不朽。 |
三、结语
《石门颂》不仅是研究汉代交通史的重要资料,也是了解汉代书法艺术的珍贵遗产。它通过简短的文字,生动地描绘了古人面对自然挑战时的智慧与毅力,展现了中华文明在古代社会中的坚韧与创造力。今天,我们阅读《石门颂》,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能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