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舞脚蹈的意思】“手舞脚蹈”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非常高兴、激动或兴奋时的动作表现。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在情绪高涨时,身体不由自主地做出各种夸张动作的情景。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手舞脚蹈 |
拼音 | shǒu wǔ jiǎo dǎo |
出处 | 《诗经·郑风·狡童》:“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后世引申为形容人情绪激动时的表现。 |
含义 | 形容人因高兴、激动而手舞足蹈,动作夸张。 |
用法 | 多用于口语和文学作品中,表示情绪的外在表现。 |
近义词 | 欣喜若狂、手舞足蹈、兴高采烈 |
反义词 | 面无表情、心如止水、不动声色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考试通过后:
小明看到自己考上了理想的大学,激动得手舞脚蹈,连声欢呼。
2. 获得奖项时:
她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站在领奖台上,忍不住手舞脚蹈起来。
3. 听到好消息时:
老王听说儿子找到了好工作,开心得手舞脚蹈,差点跳了起来。
三、常见误解
有些人可能会误以为“手舞脚蹈”是贬义词,其实它更多是中性或褒义的,取决于语境。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被用来形容人过于激动、不够稳重,但大多数时候,它只是表达喜悦的一种方式。
四、总结
“手舞脚蹈”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用来描述人在极度高兴或激动时的身体反应。它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让人更容易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无论是日常交流还是文学创作中,都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