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俯首帖耳是什么意思】“俯首帖耳”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非常顺从、听话,甚至到了低声下气的地步。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人在面对权威、强权或强势人物时的表现,带有贬义色彩。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俯首帖耳 |
拼音 | fǔ shǒu tiē ěr |
释义 | 形容非常顺从、服从,甚至低声下气的样子。 |
出处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夫子之言,如风过耳。”后引申为“俯首帖耳”。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描写人的态度或行为。 |
语法结构 | 联合式 |
近义词 | 唯唯诺诺、俯首听命、低眉顺眼 |
反义词 | 骄横跋扈、桀骜不驯、刚愎自用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描述一个人对上级的服从 | 他在领导面前总是俯首帖耳,不敢有半点异议。 |
形容动物温顺 | 小狗在主人面前俯首帖耳,显得格外乖巧。 |
批评某人缺乏主见 | 他总是俯首帖耳地听从别人,没有自己的想法。 |
三、词语情感色彩
“俯首帖耳”通常带有贬义,表示一种被动、无主见、缺乏尊严的态度。在日常使用中,如果用来形容他人,往往带有一定的批评意味;若用于自我表达,则可能表现出一种无奈或自嘲的情绪。
四、总结
“俯首帖耳”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极度顺从、卑微的状态。虽然它能准确传达某种心理状态,但在实际使用中需注意语境和语气,避免过度贬低他人或自我贬低。理解其含义并恰当使用,有助于更精准地表达语言中的情感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