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古文】《三顾茅庐》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是记载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请其出山辅佐自己的一段历史故事。该故事展现了刘备的诚心与礼贤下士的精神,也体现了诸葛亮的才智与高洁品格。
一、
“三顾茅庐”讲述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备为了寻找有才能的人共图大业,三次亲自前往南阳隆中拜访隐居的诸葛亮。前两次均未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在诸葛亮外出归来后,刘备得以见面,并请其出山辅佐自己。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最终答应出山,成为蜀汉的重要谋士,帮助刘备建立蜀国,开创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这一典故不仅是中国古代尊师重道、礼贤下士的典范,也成为后世推崇的佳话,常用于形容求贤若渴、虚心请教的态度。
二、关键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
故事背景 |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刘备寻求贤才 |
主要人物 | 刘备、诸葛亮 |
故事核心 | 刘备三访诸葛亮,最终得其辅佐 |
意义 | 展现刘备的诚心与诸葛亮的才华 |
典故影响 | 成为后世敬贤求才的象征 |
文学价值 | 体现古代政治智慧与人情道德 |
三、结语
“三顾茅庐”不仅是历史事件,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贤才往往隐于山林,唯有真心诚意,方能得其相助。同时,也提醒我们尊重人才、重视智慧的重要性。这一故事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和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