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起鹘落释义】“兔起鹘落”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后人根据文中“兔起鹘落”的比喻,引申为形容动作迅速、果断,一气呵成,不拖泥带水。
该成语原意是指兔子刚一跳起,鹘(一种猛禽)就迅速扑下捕捉。形象地描绘了猎物与猎手之间的瞬间反应,强调速度和效率。在现代语境中,常用来形容做事果断、行动迅速,或形容事情发展变化快,令人措手不及。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兔起鹘落 |
出处 | 柳宗元《捕蛇者说》 |
原意 | 兔子刚跳起,鹘就迅速扑下,形容动作迅速、果断 |
现代用法 | 形容做事果断、行动迅速;也用于描述事情发展变化快 |
近义词 | 一蹴而就、雷厉风行、快刀斩乱麻 |
反义词 | 优柔寡断、慢条斯理、拖泥带水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工作场合 | 他处理问题总是兔起鹘落,从不拖延。 |
学习生活 | 老师讲解知识点时兔起鹘落,学生跟不上节奏。 |
体育竞技 | 运动员在关键时刻兔起鹘落,成功得分。 |
日常交流 | 他说话兔起鹘落,让人难以插话。 |
三、注意事项
1. 适用范围:此成语多用于描述动作或行为的迅速性,较少用于抽象概念。
2. 语气色彩:偏中性,可根据语境带有褒义或贬义。
3. 搭配建议:常与“果断”、“迅速”、“一气呵成”等词语搭配使用。
四、总结
“兔起鹘落”不仅是一个生动的比喻,更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工作与生活态度。它强调的是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快速判断、果断行动,避免犹豫不决带来的损失。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团队协作,掌握这种“兔起鹘落”的精神,都能提高效率,增强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