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的历史最低温是多少】哈尔滨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以其寒冷的冬季闻名。在漫长的冬季中,哈尔滨的气温常常跌破零下20℃,甚至更低。那么,哈尔滨的历史最低温度究竟是多少呢?本文将通过总结和数据表格的形式,为您详细解答。
哈尔滨位于黑龙江省,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由于地处高纬度地区,加上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哈尔滨的气温在冬季往往非常低。历史上,哈尔滨曾多次记录到极低的气温,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点,也对居民生活、交通和农业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根据气象部门的记录,哈尔滨市的历史最低气温出现在1970年1月2日,当天的气温为-36.4℃。这一温度是哈尔滨自建站以来记录到的最低值,也是全国范围内较为罕见的极端低温之一。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哈尔滨近年来的极端低温情况,以下是一份简要的气温记录表:
日期 | 气温(℃) | 备注 |
1970年1月2日 | -36.4 | 历史最低温 |
1985年1月18日 | -35.6 | 冬季典型低温 |
1993年1月2日 | -34.8 | 受强冷空气影响 |
2009年1月17日 | -34.2 | 近年较低温记录 |
2018年1月13日 | -33.7 | 冬季持续低温天气 |
从上表可以看出,哈尔滨的低温主要集中在1月份,这是其最冷的季节。尽管近年来全球气候有所变化,但哈尔滨的冬季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寒冷程度,尤其是受到西伯利亚高压控制时,气温常会降至历史低位。
对于生活在哈尔滨或计划前往哈尔滨旅游的人来说,了解当地的历史低温有助于更好地准备冬季衣物和应对极端天气。同时,这些数据也为气象研究、城市规划和防寒措施提供了重要参考。
总之,哈尔滨的历史最低温度是-36.4℃,这一数据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客观描述,也体现了这座城市在寒冷气候下的独特魅力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