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头散发形容的是什么意思】“披头散发”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的外貌状态。它字面意思是“头发散乱、不加整理”,通常用来形容人在情绪激动、疲惫、慌乱或处于某种特殊状态下时的狼狈形象。
一、
“披头散发”原意是指头发没有梳理、散乱地披在头上,后来引申为形容人因情绪波动、精神疲惫或处境艰难而显得狼狈、无精打采的样子。这个词语多用于描写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外貌特征,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但也可用于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披头散发 |
拼音 | pī tóu sàn fà |
含义 | 原指头发散乱未梳;后引申为形容人因情绪、疲劳或处境而显得狼狈、无精打采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人物外貌或状态,带有贬义或文学色彩 |
出处 | 不确定具体出处,常见于现代汉语和文学作品中 |
近义词 | 鬃毛乱发、蓬头垢面、衣衫褴褛 |
反义词 | 整洁利落、衣冠楚楚、端庄大方 |
示例 | 他一夜未眠,第二天起床时披头散发,满脸疲惫。 |
三、使用场景举例
- 日常生活中:形容一个人因为熬夜、工作压力大而显得精神不振。
- 文学作品中:用于刻画人物心理状态,如被打击后的落魄模样。
- 影视剧中:常用于表现角色在紧张、恐惧或情绪崩溃时的外貌描写。
四、注意事项
“披头散发”虽然可以作为描述外貌的词汇,但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应谨慎使用,以免给人留下不雅或轻浮的印象。此外,该词多用于非正式语境,若需表达类似意思,可考虑使用“蓬头垢面”等更通用的表达方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披头散发”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外貌描写词,更是情感与状态的体现。了解其含义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人物形象与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