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古诗内容及翻译】《牧童》是唐代诗人吕岩(也有人认为是唐代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描写乡村生活、表现牧童天真烂漫的古诗。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一、诗歌
《牧童》通过描绘一个放牛少年在田野间自由自在地放牧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纯真童年的赞美。诗中没有复杂的修辞,却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牧童的快乐与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二、诗歌原文及翻译
诗句 | 翻译 |
草铺横野六七里, | 青草铺满广阔的原野,大约有六七里长。 |
笛弄晚风三四声。 | 晚风中传来牧童吹笛的声音,断断续续有三四声。 |
归来饱饭黄昏后, | 放牛归来,已经吃过了晚饭,已是黄昏时分。 |
不脱蓑衣卧月明。 | 他连披着的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光下休息。 |
三、诗歌赏析
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画面感极强,语言朴素自然。通过对牧童日常生活片段的描写,传达出一种闲适、自由的生活情趣。诗中“不脱蓑衣卧月明”一句尤为传神,不仅表现了牧童的天真活泼,也反映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宁静。
四、结语
《牧童》是一首极具生活气息的古诗,它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最真实的情感。无论是对于学习古诗的学生,还是喜爱田园文化的读者,都能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恬淡。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古诗内容,欢迎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