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汤蹈火这个词的意思】“赴汤蹈火”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为了某种目的或信念,愿意冒着极大的危险去行动。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跳进沸水,踏上烈火”,形象地表达了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以下是对“赴汤蹈火”一词的详细解析:
一、词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赴汤蹈火 |
拼音 | fù tāng dǎo huǒ |
出处 | 《汉书·东方朔传》:“夫士有赴汤蹈火之志。” |
字面意思 | 跳入沸水,踏过烈火 |
引申义 | 不怕牺牲、勇敢无畏的精神;为实现目标而不顾一切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赞扬他人的英勇行为或坚定决心 |
情感色彩 | 中性偏褒义(多用于正面评价) |
二、用法举例
- 例句1:他为了救出被困的群众,毫不犹豫地冲进了火场,真是赴汤蹈火。
- 例句2: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战士们总是赴汤蹈火,毫不退缩。
- 例句3:他为了追求理想,甘愿赴汤蹈火,哪怕前方是荆棘满布。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奋不顾身、视死如归、义无反顾 |
反义词 | 畏首畏尾、胆小怕事、知难而退 |
四、使用注意事项
1. 适用对象:多用于描述个人或群体的英勇行为,不宜用于贬义或讽刺。
2. 情感表达:强调的是“不怕牺牲”的精神,使用时需结合具体语境。
3. 搭配习惯:常与“毫不犹豫”“义无反顾”等词语连用,增强语气。
五、总结
“赴汤蹈火”是一个富有力量和象征意义的成语,它不仅表达了对危险的无畏态度,更体现了一个人或群体为了信念、责任或理想所展现出的坚定意志。在日常语言中,它常被用来赞美那些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人。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有助于我们在表达中更加准确地传达情感与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