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新,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人生三境界诗句出自哪三首诗,人生三境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人生三境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描述了做学问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后人归之为:知、行、得三境界。
3、 王国维的三境界论,推崇的人很多,有人效仿“三境界”的划分法,将做学问归之为知之、好之、乐之三种境界;丰之恺认为:“物质、精神、灵魂”是人生三层境界;有人认为,人生三境界不外乎是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也有人说,为知,为己,为人;有人认为是理想、事业、爱情;还有人形象地比喻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4、”等等,林林总总,琳琅满目。
5、 掩卷思之,漫漫人生历程,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对于人生有多种多样的看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6、本文就“看山看水”三境界作一解析。
7、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8、”这种境界是针对孩子说的。
9、初识世界,纯洁无瑕,一切都是新鲜的、陌生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
10、你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不会故意认错。
11、1是1,2是2,丁是丁,卯是卯。
12、有一个小故事很能说明这点:一群大人在进行智力竞赛,主持人说“6”“9”不掉头,就出了个题:“6 9=?”,大家都在想,智力竞赛题目决不会就字面那么简单,结果谁都不敢立即抢答,而是苦苦思索。
13、突然,一个6岁的小女孩争着说等于15,人们都向她投去异样的目光,直到主持人宣布小宝贝的答案正确时,人们才收回目光,并责怪自己的思想太复杂了,错过了抢答的时机。
14、这里说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凡事不必太刻意。
15、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16、”这种境界是针对中年人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人们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尔虞我诈,互不信任,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孩提时代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再轻易相信眼前的一切,而是用心、用脑去认识这个世界。
17、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感觉到社会并不那么单纯,现实也并不那么美好,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
18、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
19、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
20、此时,人们看到的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水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水了,叫做看山感慨,看水叹息,以致出现了许许多多借古讽今,指桑骂槐,指鹿为马的故事。
21、有些人,站在这山望着那山更高;沐在此水,又想到那水更净,欲壑难填,永远也没有满足的境地。
22、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23、”这是针对那些走过大半辈子或经历太多事件的人而言,在经历了种种事件,看过了形形色色的人或事,有了一种曾经沧海的感觉,茅塞顿开,回归自然。
24、也许经历了太多,人的境界也高了,不再会为无谓的事或无伤大雅或不可能实现的事而伤脑费神。
25、任尔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
26、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
27、他们更明白,更懂得,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事物,明白如果跳出是非圈子,以观棋者、看戏人的角度来看事物,也许事情会简单许多,正如苏轼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8、”王国维所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们都希望能到达人生的最高境界,即这第三境界,体味那战胜自我,超越极限后一览众山小的胜利感,然而在这自我提炼、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品质都是不可或缺的。
29、 在悠悠岁月中,我们都是匆匆过客,所有的故事都没有结果而结果,我们只有从容走过,无需彷徨,无需犹豫,无需茫然。
30、我们应当往第三种境界发展,这才是人的最高境界,“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外云卷云舒。
31、”人从烦恼和执着中来,应到无烦恼无执着处去。
32、其实凡事看开一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如棋”,“棋如人生”,不正说明了人应当做看戏者,观棋者吗。
33、也许别人是对的,但我们也没有错,很多事情都无法挽回,再伟大的事情最终也成云烟,所有疯狂之后总归于平静,我们除了平静又能怎样呢?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对一切,平静珍惜一切。
34、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看透秋云春梦,接受世事无常。
35、正如徐志摩《再别康桥》的人生境界:“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36、” 。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