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新,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归因模式,归因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什么是归因归因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所谓归因:就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测,判断或解释的过程.从归因的角度来看,能对自己工作,学习成败的原因作出正确判断,采取有效措施的人,就能巩固成绩,不断进步;而学习成绩差,行为差的学生,倘若能找出自己学习,行为失败的原因,正确判断,采取有效的措施,也一定能改变落后的现状,后来居上,跨入先进行列. 最简单的归因莫过于把一个人的行为原因归结于外部环境因素或内部主观条件两类.如果判断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来自外界力量,称为情境归因,例如,学生考试失败归因于试卷题目太难.如果判断个体行为的根本原因是个体本身的特点,如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则称为意向归因,例如学生把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归因于自己个人贪玩学习不努力,或学习态度不好.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认为,对行为成败归因的分类只限于内外二因素的划分显得过于简单,还应加上稳定性与可控性两个因素.如内部因素中的能力,性格等是相对稳定的,而机会,运气,努力等又是不稳定的,其中能力,努力,性格等,人是可以控制的,而机会,运气等又是人不可控制的.(见表4-1) 表4-1 个体成功行为决定因素分类支配原因内部的外部的稳定性稳定个人能力学习能度不稳定努力程度运气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理论,指导小学生对自己学习或考试的成绩进行归因.如果学习者把考试成功归因于运气和个人努力,具有自豪感,下次还会努力迎考;如把成绩差归因于内部原因和努力不够,则会接受教训和帮助,努力赶上;如果认为是内容太难和自己运气不佳,则会失去努力的愿望,失去良好的考试动机,不愿做意志上的努力. (二)归因与成功的关系每个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可能一直是一帆风顺的,学习成绩的起伏是客观的,学习成绩下降也是常有的.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安德鲁斯等人根据归因理论,对158名在学习上表现消极和自暴自弃的六年级小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即运用强化程序,训练他们把失败经历归因于努力不够.训练共进行了60次,研究结果表明,着重努力的归因,对于坚持不懈地学习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努力定势为主要目标的认知归因训练,确实可以产生坚持努力的行为.因此要用归因的理论去认识,分析,调节,监督学生的学习行为.强调自我努力感的归因,这是符合个体归因变化的规律和学生学习的现实表现的.一般来说,幼儿,小学生看重努力的作用,所以,对小学生来说,遇事应多从内部去归因.另一方面,从当前中小学教育的实践来看,当前小学阶段多半女生比男生成绩好,其原因不外乎小学里大多数男孩贪玩,好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马虎,大意,学习细致刻苦程度差于女生. 总之,追求成功的人,往往把成功的原因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自己努力不够,他们认为只要努力,总会成功. 。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